自考比较教育资料十
试论述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改革的措施:(1)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核心是强调“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①学术自由就是教学自由和科研自由由。②教学自由,对于教授们来说,就是自由地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讲授他们想要讲的科目,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见解;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完全自由地听课,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修各种课程,可以自由地由一所大学转到另一所大学,也可以换系科与专业,还可以自己决定何时参加考试和提交。③科研自由包括研究题目的提出、科研方法的选择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推广。④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意味着科研是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以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基础。2)德国的高等学校体系,形式多样,层次各异。高等学校有权实行自我管理,但同时各州主管部门对其具有监督权。高等学校自我管理的原则是:高等学校的所有成员均有权利和义务,按照各自的资格和职位等级参与学校的管理。3)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上根据各专业的考试要求来安排确定,通常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4)高等学校一般没有入学考试,凡是完全中学和综合中学高年级毕业,持有中学毕业文凭就有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资格。5)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第三级是教授备选资格。6)德国高等学校中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授课、练习、习明纳、实验、调查和实习等。其中,习明纳是一种很受重视的教学形式。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1)改革大学的学习。从联邦的角度,要力求通过改革大学的学习而实现降低大学里平均高达27%的淘汰率和缩短过长的大学学习时间这两个目标。大学学习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职业能力学习阶段和科研能力的博士学位学习阶段。2)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联邦和各州应该确定高等学校权利的根本原则和管理措施,以此激励和引导高等学校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促进高等学校之间激烈的竞争。3)赋予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同等的地位。明确区别职业能力的学习阶段和科研能力的博士学位学习阶段;提高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能力;保证高等专科学校对教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试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改革趋势: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并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效率比较高,既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就业制度对具有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又能给新生劳动者职业培训以及在整个职业劳动中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职教的改革措施反映了这种德国职教的改革趋势。80年代的职业教育改革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1)职业教育课程与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养。(2)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习明纳和“自我设计”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自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3)在管理体制上,注重使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的管理更加合理,合作更加一体化。进入90年代,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又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几项重要措施:(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2)发展和拓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新形式,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3)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5)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1985年法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小学教学大纲,并从该年秋季开学起实施。新大纲规定小学均开设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史地、公民教育、艺术教育、体育7门课程,恢复传统的分科教学,以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19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鼓励学校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去组织教育和教学,使教育既能够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能主动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内容是:(1)取消留级制度,实行弹性学制。2)调整课程设置,把小学的7门课程分为3组。3)在同班或同年级中建立学科同质小组。4)重新安排学年,调整学习节奏,使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5)推进阅读计划。6)增设外语。
综述日本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措施:(1)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根据在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总目标,确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①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和富有创造力的人;②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③使他们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2)教育改革的原则。①重视个性的原则;②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③国际化原则;④信息化原则;⑤多样化原则。3)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①完善终身学习体制;②改革初等、中等教育,包括充实、改善道德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③改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放化;④振兴学术,推进基础研究,充实研究生院,增加科学研究补助金;⑤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强教员和学术的交流,改进留学生制度;⑥为适应信息化而进行改革,树立信息道德,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⑦改革教育行政和教育财政;⑧建立教育改革推进体制;⑨扶植私学。此外,作为教育改革内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轻松宽裕”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②向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变;③改革教育内容;④努力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⑤继续改革高等教育;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
分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1984年,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该审议会发表了四次报告,探讨了21世纪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1)面项21世纪的教育目标:A、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和富有创造力的人;B、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C、使他们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2)教育改革的原则:A、重视个性原则;B、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C、国际化原则;D信息化原则;E、多样化原则。3)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A、完善终身学习体制;B、改革初等、中等教育,包括充实、改善道德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C、改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放化;D、振兴学术,推进基础研究,充实研究生院,增加科学研究补助金;E、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强教员和学术的交流;F、为适应信息化而进行改革,树立信息道德,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建立信息化社会型系统,完善信息环境;G、改革教育行政和教育财政;H、建立教育改革推进体制;I、扶植私学。
综述俄罗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革动向:教育经费的不足和困难仍然是影响俄罗斯教育事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也是教育危机的根源。更严重的是。政府财政预算用于教育部分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此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1)教育系统存在物质基础危机。公共教育经费的拖欠导致学校债台高筑,经常发生断水、断电、断热现象,破坏了正常教学工作,使学年教学工作不能按时结束;教育机构因为经费紧张而不能购买必要的教学设备;物质技术装备低劣成为学生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危险群体”的儿童数量持续增长。社会孤儿的数量在增长;患病儿童的数量在持续上升;特别令俄罗斯人担忧的是,有些儿童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入学接受教育。3)教育人员缺乏社会保障。教育人员工资紧张,以致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抗议活动。4)教育上的差异日趋严重。在不同的发展地区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地区性差异;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趋势在继续;优先发展“有威望的”教育计划,精英教育发展迅速。俄罗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可能表现出以下的一些动向:1)教育改革的方向——试图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2)鼓励多种形式办学——确立社会、个人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多种办学形式的存在。3)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4)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5)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6)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7)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适当扩大选择性教育;建立有效的教育网络,合理划分教育机构的布局结构,保持各级各类教育的一致性;使青年教育专业化;支持民族地区和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体系;向计划——目标管理模式过渡,建立整个教育管理的分权机制。
世界各国都在面向未来积极改革,谈谈这种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教育已成为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措施及其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在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共同的和主要的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做准备。2)下放教育权限,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3)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4)重视普及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6)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力求提高教育效果。7)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培训,建立高质量师资队伍。8)面向世界,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1)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第十二届中央全会上,就把教育与农业、能源和交通一起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列为优先发展的对象。2)在终身教育问题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开始真正重视终身教育,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3)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和实行教育民主化的问题。4)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5)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着眼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限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方面,我国也与世界同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以至整个民族的素质。6)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政治待遇显著提高,经济待遇也不断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也不断得到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终身教育的意义及各国相应的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方案之后,70年代该组织由出版《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90年代,该组织又出版《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把“终身教育”列入该报告的“原则”部分之中,强调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到90年代,终身教育的问题也受到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关注。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标志着终身教育从过去仅仅是一些国家追求的教育理想,变成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全球性的教育行为。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1995年,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对“重视终身学习”这一现代教育的原则作了书面承诺。日本是较早接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国家。早在70年代就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在80年代把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逐步建立“终身学习社会”作为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国政府在70年代初就提出,职工的继续教育应以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规定国家有责任为公民提供终身的职业训练;80年代又明确提出,个人终身教育是学校、大学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使命。美国国会在70年代就已经通过了《终身学习法》。在80年代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指出没有终身学习,人们的技能很快就会过时。英国虽没有“终身教育”一词,但是以成人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却一直比较发达。俄罗斯试图建立连续教育体系。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开始重视终身教育问题,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这对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试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为21世纪作准备。2)下放教育权限,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3)转变教育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4)重视普及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6)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力求提高教育效果。7)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培训,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8)面向世界,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各国教育改革有何共同趋势?1)面向21世纪,提出高质量的教育目标。2)要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4)重视道德教育。5)重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在教师培养方面,世界各国的改革表现出哪些共同特征?(1)以法律形式确认教师在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2)重视教育教育目标的全面性。3)在更高水平上平衡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4)重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广博性。5)重视教师教育的终身性。6)教师教育机构在规格上表现出趋同性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