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贵州自考网 > 历史类> 正文

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总复习资料(二)

  第六章 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管理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研究 的显著特点是对人尤其是团体的人以及行为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奥、福 莱特、巴纳德、西蒙、里格斯、麦格雷戈、林德布洛姆、威尔达夫斯基。

  2、 这一时期研究从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过程;在方法论上 ,这一时期的研究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3、 福莱特的处女作是在1986年问世的《众议院议长》。

  4、 福莱特的第二本著作是《新国度》,在1918年发表,书中她提出了群体动 力的新概念。

  5、 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是《创造性的》,在1924年问世的全书的中心 思想是群体动力

  6、 群体过程的核心是创造。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两则的影响:即 "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

  7、 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 、整合。她一再推崇的办法是整合。

  8、 福莱特认为,达到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圆环形的反应过程。

  9、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

  10、 整合具体表现是达成共识,是来自的聚合。

  11、 福莱特认为,权力就是指成事的能力,控制指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 用。

  12、 福莱特认为,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

  13、 福莱特认为,真正的民主概念包括大众的实质参与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14、 福莱特早年注重研究的是人事关系和群体过程,后期研究的是工业组织。

  15、 福莱特对企业组织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有:第一,她和几位著名企业家关 系良好;第二,她觉得企业环境可以为她想做的分析提供一些有趣的原始素材 ;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企业组织是一种执行重大社会功能的社会性 机

  16、 福莱特认为,企业不只是牟取利润,而是开辟了新的人事关。

  17、 福莱特认为,只有协调恰当,才能有控制有权威,而不是靠控制靠权威才 能实现协调。

  18、 福莱特认为,权威职能隶属于有知识有经验的人。

  19、 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

  20、 福莱特认为,领导应当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

  21、 福莱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加上我"和"我加上你"之间的反 应。

  二、 名词解释

  1、 群体:群体不是单纯的一群人或者一个组织成员的简单组合。群体是一个 有凝聚力的整体,可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促成群体的成员间的互相配合 、和睦共处。

  2、 互相渗透定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会造成分歧的综合,从而使他们之 间的结合出现新的形式,这时群体的成员实际上就成为彼此互相影响的调整力 .

  3、 整体学说:指对一个整体的了解仅仅靠对其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不行的,因 为这个整体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接触,有其本身的动力。

  4、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而这种结 合则是通过我们各自从别人那里"唤出"某些东西即通过所谓的"唤起"过程 来实现的。

  5、 个性:是一种在整体钟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众不同。

  6、 自由:在福莱特看来,自由是社会性的,是"个性的和谐而自在的发挥" .

  7、 改造权力:就是变"踞人之上的权力"为"与人共享"的权力。

  8、 增加权力:就是借助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个人需求,从而使 整体获得更多的权力

  9、 邻里群体: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群体之中,福莱特认为,最基本的社 会群体是邻里群体。正是这些邻里群体使人们能够经常互相接触,促成他们间 的相识,进而增进彼此间的日趋了解。

  10、 情况定律:指的是当周围的变化和反应互相交织,不断出现时,针对这些 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

  11、 功能权力: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

  第七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梅奥在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主要研究了霍桑实验。

  2、 1945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3、 1947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

  4、 梅奥早期主要关注一般的社会、政治和哲学问题,中期从事一些科学调查 ,他的天才在于激发研究小组的的智力,并对小组的活动加以整合。

  5、 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创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学派的先河。

  6、 梅奥认为,巴纳德所提出的组织必须"有效率"和"有效益",实际上是 提出了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准则。也就是说,任何组织必须能在两方面满足其 成员的愿望:一是他们的物质要求;二是在完成多种社会职能钟实现积极的合 作和协调。

  7、 梅奥第一次实证研究是在费城纺织厂进行的,这次研究彻底否定了认为只 有私利才是激励和推动人工作的全部动力的假设。

  8、 梅奥的霍桑实验是在1927至1932年进行的,这一实验因其"社会人"的假 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

  9、 梅奥进行直接观察的最后历程是研究缺勤和流动率,在南加州飞机制造业 进行的。

  10、 梅奥发现,缺勤率和流动率是形成工作"团队"的一种功能。

  11、 梅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掌握科技 知识、系统化的指挥能力、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的本领。他认为,涉及管理核 心部分的是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也表面了梅奥的远见。

  二、 名词

  1、 群氓假设:由李嘉图提出这一说法。自然的社会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 ,每一个人都按着能达到自我保存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方式行事,每一个人都尽 力按逻辑进行思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

  2、 霍桑实验:霍桑是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名字,这一试 验从1927年至1932年,历时五载。这一试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 组织的揭示以及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由梅奥主持该实验。

  三、 简答题

  1、 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梅奥的霍桑实验的比较?

  两人分别代表了解决工业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1) 两人载目标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两人都看到了工人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冲 突,并把更多的责任归于管理当局;两人都追求工人与管理当局的和谐或利益 相关,泰罗是通过一种精神革命,而梅奥是通过人群协作。

  (2) 两人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第一, 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工人,而梅奥主义者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 体成员的工人身上。

  第二, 泰罗对人际关系不大注意,而梅奥则很关心。

  第三, 泰罗认为物质工作环境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梅奥则认 为社会环境才是主要的。

  第四, 泰罗认为,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追求最大的经济报酬;而梅奥主义者 则把金钱的诱惑放在次要地位,强调团体成员的地位。

  2、 对梅奥的霍桑实验的评价?(贡献、批评)

  (1) 霍桑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

  首先,它以扎实的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社会性"特征,这在对人的假设 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次,社会系统观点的提出开拓了对组织研究的视野。

  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通过职工的满足度,激励 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 对梅奥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霍桑实验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梅奥出于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利益的自然和谐的假设,不遣余力地去追求自 发的合作,而没有认识到社会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b、 在梅奥看到冲突的地方,他把它归之为工人的感情态度,而非客观的工作 和社会条件。

  c、 霍桑实验的特征在于"大错和不完整"

  第八章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巴纳德是新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组织理论家。他在组织理论上所作的一 系列独创性的工作至今被认为是组织理论的典

  2、 巴纳德独创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的著作中。

  3、 巴纳德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4、 结构性概念包括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复合性正式组 织。

  5、 巴纳德认为,个人干不了的事情,两个人一起干,因而协作就产生了,组 织也随之产生。

  6、 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努力。

  7、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一个协作体系的目的实现时,这种协作才是有效的。

  8、 巴纳德认为,协作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的动机而组成的。

  9、 协作努力的有效性与协作体系目的有关,效力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协 作体系的效力是体系成员个人的效力的总和。

  10、 效力与平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或是改变成员的个人动机,或是把生 产成果分配给个人。

  11、 效力是满足的交换。协作的过程包含满足的交换工程。

  12、 协作的持续取决于协作的有效性和协作的效力。

  13、 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三个:协作的意愿、目的、信息交流。

  14、 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非正式组织。

  15、 巴纳德从正面肯定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它的凝聚力作用。但是他 忽略了非正式组织对政治组织来说所具有的消极一面。

  16、 复合性政治组织主要有四个特征: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 式组织。

  17、 巴纳德感到目标是专业化的首要方面。

  18、 组织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回报的动态平衡、权威、以 及沟通和决策过程。

  19、 构成组织力量的人的努力和贡献是由诱因引起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满足的 利己动机是支配的力量。

  20、 刺激与个人动机有关,巴纳德把引诱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两类

  21、 说服的含义包括三种形式:形成一种强制状态;引诱合法化;动机灌输。

  22、 最重要的说服方法是动机的灌输。

  23、 刺激系统的另一方面是地位系统。

  24、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权威被接受,它才是有效的。

  25、 巴纳德看来,组织中的决策与组织的目的有关。

  26、 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决策的目标、决策所需的速度 、决策者所得信息的质量。

  27、 巴纳德指出,管理者具有三种功能:提供一种信息交流系统;促成必要的 个人努力;提出和确定组织目标。

  28、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具有五大特点:有活力、坚忍、有决断力、服力和 责任性、以及智慧。

  29、 巴纳德认为,责任性对领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性来自现有的道德准 则。

  30、 巴纳德认为,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是形成组织目标。

  二、 名词解释

  1、 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 .

  2、 净满足:是指每个成员在协作体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

  3、 非正式组织: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描述为暂时的、无结构形式、涉及那些 没有任何具体联系而发生的互动。用他的话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没有 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

  4、 均衡理论:在组织提供的诱因和个人为之作出贡献之间维持一种均衡。

  三、 简答题

  1、 简述复合性正式组织的含义?

  巴纳德认为,这一组织来自简单的正式组织增长需要创造新的单位,但总的目 标是作为复合性组织中统一的因素起作用的。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以下4 个方面: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2、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1) 信息交流

  (2) 通过调节人们的贡献意愿和稳定客观的权威来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3) 维持人们的个人人格、自尊心和独立的选择,而这是正式组织运作所必 需的。

  3、 简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1) 他用社会系统观点对组织的考察

  (2) 他的通过引诱或刺激在组织中维持组织和人之间的均衡

  (3) 他的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

  (4) 他的效力-效率两分法企图把经常发生冲突的组织目标和努力的经济需 求同个人的目标和满足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思想

  (5) 他对正式组织的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以及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入

  (6) 他对经理人员责任的明晰阐述

  第九章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西蒙在1978年荣获最高奖,获奖的名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表彰他 对经济决策研究所作的贡献。

  2、 西蒙第一本著作是《管理行为》,书中包含的思想有许多来自制度学派的 经济学。

  3、 在西蒙的兴趣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关注人的决策,他一生的研究是对梦 寐以求的"决策真理"的追求。

  4、 在西蒙的论文集《人的各种模式中》,他把决策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因素格 式化。

  5、 《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旨在探讨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6、 西蒙把决策前提作为其分析的单位,他认为行政或管理就是决策。

  7、 他用"事实-价值"两分法取代行政学中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

  8、 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的模式上,他把这 一模式称为"满意人"模式。

  9、 人为什么要参加组织,西蒙采用了巴纳德的基本框架。

  10、 西蒙将引诱-贡献功利性称作为引诱-贡献功利量表。

  11、 在西蒙看来,提供决策前提的首要责任在等级制。

  12、 效率标准是组织决策的标准,间接地也是等级控制的手段。

  13、 对组织决策的理性来说,西蒙主要关心的对象之一是目标转移现象。

  14、 目标的转移也可能来自决策过程中使用的价值指标。

  二、 名词解释

  1、 满意人决策:决策者由于受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限制,因而总是接受一些就 其向往的程度来说只是满意或充分的选择。

  2、 "形式推动"搜索:在问题领域搜索时,决策者可能采用任何这样一个新 的战略:只要有一个标准的反应(惯例),搜索就很少或不存在,决策者只需 要简单地使用惯例即可。如惯例不能适用,搜索就会被标准化,并建立在记忆 中储存的计算相关行动的形式和规则上,西蒙称之为"形式推动"的搜索。

  3、 刺激推动的搜索:它使用看得见的排队来决定先后行动。

  4、 目标推动的搜索:它采用一个目标和亚目标结构来决定先后的行动。

  5、 程序性决策:当决策刺激重复出现,组织已确立了一种对付这一状况的确 定的程序后,程序性决策就发生了。这一程序体现在西蒙所说的决定对一个任 务的反应次序的"运作程序"中。运作程序因其程度不同而异。组织惯例对运 作程序来说是最具体的,决定是参照已通过的实践而非对可供方案的优点的考 虑而作出的。

  6、 非程序性决策:是对新的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存在结构性,因而非程 序性决策需要一些搜索活动,这一搜索将遵循可预测的和规定的形式。

  三、 简答题

  1、 简述个人决策的过程?

  (1) 个人决策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是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

  (2) 个人决策的第二个基本因素是记忆

  (3) 个人决策的第三个基本因素是习惯

  (4) 个人决策接下来的便是对问题的分析

  (5) 在界定了问题空间后,决策者开始扫描这一空间,以搜索有用的、可供 选择的解决方法

  (6) 个人决策的最后一步是选择

  2、 简述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相同点?

  (1) 从西蒙称之的"情境界定"出发,这是一个现实模式的简化,用来减少 实际决策环境的复杂性。

  (2) 采用某些手段-目的形式将具体的行动与组织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3) 决定(问题)被分解或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并分配给组织的亚结构。

  (4) 在选择方案时总是以"满意"而非最佳作为标准。

  (5) 决策过程很可能包括了一种不确定的吸收性。

  (6) 组织中的决策是惯例性的,惯例性程序从程序性决策中的具体的反应到 非程序性决策中的惯例性的搜索过程。

  3、 简述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不同点?
 

本文标签:贵州自考 历史类 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总复习资料(二)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贵州自考网

本文地址:http://www.zk.gz.cn/zl_lsl/3942.html


小编提示: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贵州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贵州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贵州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贵州自考便捷服务

贵州自考网考生微信交流群

贵州自考网考生微信交流群